经过多年发展,青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藏毯生产基地,藏毯成为青海特色产业走向世界的“金名片”。目前,全省共有藏毯企业13户,其中,机织藏毯企业5户,手工藏毯企业8户;拥有品牌商标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全省织机规模150台(套),年产能3500万平方米,已基本构建形成了原毛(绒)-洗毛(绒)-分梳-纺纱-染色-织毯-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发展藏毯产业需要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进一步完备藏毯产业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衔接各环节各主体。建议:
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打通市场端,以市场带动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引导藏毯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方式,整合各藏毯企业优势,组建独立于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的营销平台,开展联合营销。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强化品牌、资金、加工制造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提升营销效率、优化营销支出,通过相互间的资源整合,强化企业服务自身的能力,共享营销渠道巩固扩大的增量市场。通过协议合作找到新的商机,做好2B端的市场开发,充分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在企业成员间形成多方伙伴关系、创造良好信任合作氛围,强化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二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有效衔接各环节各主体。拓展产业链条,将产业关联性强、协作程度高、根植性强的企业纳入产业链条中,形成节点企业,引导建立能充分带动上下游的藏毯产业链体系。在产业链布局上,营造立体式格局,形成既有藏毯产业高地,区域性发展轴带,又有多个产业功能集聚区以及若干中介协会服务区的,功能完整、层级分明的藏毯产业空间布局主架构。积极建立良好衔接机制,促进藏毯产业间合作,充分发挥海东、海南、海北、果洛、黄南等区域藏毯产业的良好基础,重点培育海东、湟中、黄南、海南等不同区域,依托不同的工艺技术形成藏毯企业差异化发展的上下游链条。充分挖掘藏毯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地理位置属性(如原材料来源、制造者的身份),提升产品虚拟价值和功能附加值,同时,依托B端市场开发,整合产业链价值增值机制,产业链企业明确建立高、中、低端产品市场模式,同时建立高端产品身份识别系统,给出从原料到加工工艺、生产人员、销售人员、销售方式等信息,提供长期保养、咨询、修复等增值服务,延长产业链条,突出产品增值。以价值增值强化产业链各节点企业的衔接。
三是整合和加快第三方服务业的培育,依托“产业链”打通“服务链”,强化服务产业链的能力。围绕藏毯产业链大力发展“服务链”,加快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专业中介机构、服务平台发展,打造第三方服务全链条发展模式。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市场、科技开发服务机构,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专利、商标事务代理机构,各级咨询机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投融资、技术贸易、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等较为完善的、围绕产业链需求的第三方服务链条。此外,要加快藏毯行业协会建设,完善行业协会功能,将行业协会建设成行业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汇集中心,更好服务于产业链条上各节点企业的需求。
四是加大创新投入,强化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链各节点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的技术创新新模式。加快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创新链,打通创新链条上的断点、堵点。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协同为核心,大力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服务中心等,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和智力支持;积极搭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优秀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推荐制。尤其要大力发展知识服务机构,加大市场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为区域、企业的创新发展建立集创新诊断、创新教育、创新资源导入、创新能力培育等服务完善的“创新链”,更好的与产业链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