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市委会信息 参政议政 经济建设 工作研究 学习园地 会员风采 组织发展 青海民建概况

首页---->参政议政---->关于精准培育我省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的提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3049号提案)




关于精准培育我省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的提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
3049号提案)

2021年,国家确定我省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共和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等15个县(市),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予以重点帮扶与支持。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本都在涉藏地区,地处偏远、生态脆弱、社会发育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单一,以农牧业为主,产业规模小、链条短、加工转换能力弱。二是特色产业普遍处于“小、弱、散、碎”状态,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三是品牌培育困难,农牧业品牌零散化、碎片化、区块化的问题依然突出,产品“优质不优价”,开发高端市场任重道远。

精准培育我省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在强链、补链、延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集群化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第一,推动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特色集群化发展。一方面,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融入我省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农牧业高原绿色有机的特点,把青稞、牦牛、藏羊等特色产业作为“产业四地建设”的先行产业、绿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结合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地域风情、节庆民俗特点,打造出多个类似德吉村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高端旅游、生态体验、高原康养、徒步探险等旅游新业态。另一方面,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推动牦牛、藏羊、青稞、民族手工艺、高原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二,将“一村一品”升级为“一县一品”。一是集中资源,推动“一县一品”发展。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扶持重点从生产种养环节逐渐向加工销售、品牌建立、产业融合等环节转移;三是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走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加强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力壮大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型融合业态。

第三,加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重点加大畜用暖棚、饲草基地、饲草棚和日光节能温室等投入和建设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紧补齐冷链物流仓储短板,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布局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建设保鲜库、冷藏库等的现代化仓储基地,搭建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打造集农产品冷储、加工、销售、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第四,打造特色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中精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在区域公用品牌下,鼓励企业打造二级子品牌,增强区域公用品牌的活力。采用政府主导,协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品牌培育的初期,政府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支持,在品牌相对成熟以后,政府及时转型,让品牌走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从政府输血转变为品牌自我造血。

第五,加大科技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建立专家工作站,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加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攻关,面向重点帮扶县的农牧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定向招录,定向办班,建立重点帮扶县和科院所机构的对接合作关系。充实县乡农牧业科技人才力量,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农科站建设,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力量,并相应提高工作报酬,切实保障服务现代高原生态农牧业发展。

第六,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和人才建设工作。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 等技术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提升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水平,促进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网络品牌;人才建设方面,强化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以科学种养、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技术培训。围绕农牧区最需要的产业人才、治理人才,通过提高待遇保障等措施,培养和引进一批相关人才。

2023-07-26


 
通讯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1号 民建青海省委 邮编:810008 传真:6306846 电子邮箱:qhmj_xcb@126.com
Copyright 2007-2010 民建青海省委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 05000698号